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圍手術期護理-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17:22:10圍手術期護理學習要求熟悉:常見顱腦疾病病人的護理評估和護理問題。掌握:常見顱腦疾病病人的護理措施。重點和難點問題一、護理診斷/護理問題1.自理缺陷 與神經功能受損所致的運動、視力、語言等障礙有關。2.有受傷的危險 與肢體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視力障礙、抽搐有關。3.潛在并發(fā)癥 腦疝、癲癇、出血、感染、高熱、尿崩、消化道出血。4.恐懼或焦慮 與對麻醉、術中危險、并發(fā)癥、預后及醫(yī)療費用等擔憂有關。二、手術前護理????1.營養(yǎng)支持 顱內壓增高頻繁嘔吐者,應靜脈補充營養(yǎng),防治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2.功能障礙的對癥護理 ①意識障礙或吞咽困難者,進食時需防止食物誤入呼吸道,導致窒息、肺部感染或舌頭咬傷。②肢體無力、偏癱、視力障礙者,除提供必要的生活護理外,還應妥善保護,防止墜床和其他意外損傷。③面癱者,飯后應清潔患側頰粘膜,防止食物殘留。④語言障礙和聽力障礙者,應采用適當的方法與其溝通。3.手術治療的對癥準備 ①垂體腺瘤者,如擬行經鼻蝶竇入路手術,應做好口腔和鼻腔護理。②顱內動脈瘤位于Willis環(huán)前部或擬行頸動脈海綿竇瘺封閉術者,應進行頸動脈壓迫試驗(Matas test)和訓練,以建立側支循環(huán)。方法:用特制裝置或手指壓迫患側頸動脈,直到同側顳淺動脈搏動消失為止,開始每次壓迫5分鐘,以后逐漸延長壓迫時間,直到每次壓迫20~30分鐘病人仍能耐受,不出現頭昏、眼黑、對側肢體無力及麻木等癥狀為止。三、手術后護理1.病情觀察 ①定時測量生命體征;觀察瞳孔、意識、肢體活動、呼吸道通暢等情況。②妥善連接顱外引流管,觀察引流量和性質;必要時連接顱內壓監(jiān)護儀和血氧飽和度測試儀,監(jiān)測顱內壓和血氧飽和度。③記錄出入量。對觀察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2.臥位 安置或變動體位時,應有專人扶托頭部,保證頭頸與軀干在同一軸線上,無扭曲和震動。手術后臥位應根據:①意識情況:全麻清醒前,宜取側臥位,以便于呼吸道管理;意識清醒、血壓平穩(wěn)后,床頭抬高15o~30o臥位,以利顱內靜脈回流。②手術情況:幕上開顱術后,應取健側臥位,防止切口受壓;幕下開顱術后,早期宜去枕側臥或側俯臥位,若后組腦神經受損,只能取側臥位,防止口咽分泌物誤入氣管;較大腫瘤切除術后,24小時內應保持手術區(qū)在高位,勿翻動病人,以避免腦和腦干移位,引起大腦上靜脈撕裂、硬腦膜下出血或腦干衰竭。3.營養(yǎng)與補液 一般手術,術后第1日可進流質,第2~3日給半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較大手術或全麻術后,應禁食1~2日,待病情穩(wěn)定后逐步進食,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補液;后顱窩或聽神經瘤術后,如出現吞咽困難、飲水嗆咳,應嚴格禁飲食,采用鼻飼供給營養(yǎng),待吞咽功能恢復后,再逐漸練習進食;術后長期昏迷者,可采用鼻飼及靜脈營養(yǎng)支持。腦手術后均有腦水腫反應,故應限制輸液量,成人每日1500~2000ml為宜,其中含鹽液體500ml;術后還需使用脫水劑,可能有氣管切開、腦室引流、嘔吐、高熱等,故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4.止痛與鎮(zhèn)靜 術后頭痛和躁動是腦外科病人的常見問題,應分析原因,給予對癥處理。①切口疼痛,多發(fā)生在術后24小時內,給予一般鎮(zhèn)痛劑即可。②顱內壓增高引起的頭痛,多發(fā)生在術后2~4日,應給予脫水劑和糖皮質激素治療。③血性腦脊液刺激而引起的頭痛,應在術后早期做腰穿引流血性腦脊液,直到轉清為止。無論何種原因的頭痛,均不可輕易使用嗎啡或哌替啶,因這類藥物能抑制呼吸,影響氣體交換,還可使瞳孔縮小,影響臨床觀察。對躁動者,在排除顱內壓增高、膀胱充盈等原因后,遵醫(yī)囑給予氯丙嗪、異丙嗪、地西泮、10%水合氯醛等。5.腦室引流的護理(1)妥善固定:在無菌條件下接引流袋,并將其懸掛于床頭,引流管口應高出腦室平面10~15cm;適當限制病人頭部的活動范圍,護理操作時,應避免牽拉引流管。(2)控制引流速度:腦室引流早期要特別注意引流速度,切忌過多過快。伴有腦積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腦脊液,使腦室塌陷,在硬腦膜與腦或與顱骨內板之間產生負壓吸附力,引起硬腦膜下或硬腦膜外血腫;腦室系統(tǒng)腫瘤者,可因一側腦室的突然減壓,使腦室系統(tǒng)壓力的不平衡,引起腫瘤內出血;后顱窩占位性病變者,可因幕上壓力的突然減低,誘發(fā)小腦中央葉向上疝入小腦幕切跡。因此,引流量應控制在每日500ml以內,若有引起腦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顱內感染),引流量可適當增加,同時注意預防水、電解質失衡。(3)觀察引流液的性狀: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無沉淀。術后1~2日引流液可略為血性,以后轉為橙黃色。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鮮血或血性顏色逐漸加深,常提示腦室出血;若引流液混濁,呈毛玻璃狀或有絮狀物,表示存在顱內感染,應及時報告醫(yī)生。(4)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成角、折疊,如無腦脊液流出,應查明原因,給予處理。常見原因有①顱內壓過低:若將引流瓶放低,有腦脊液流出則可證實,仍將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②管口吸附于腦室壁:試將引流管輕輕旋轉,即可有腦脊液流出。③小血塊或挫碎的腦組織堵塞:可在嚴格消毒后試用無菌注射器輕輕抽吸,切不可高壓注入液體沖洗,以防管內堵塞物沖入腦室系統(tǒng)狹窄處,導致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④引流管位置不當:應請醫(yī)生確認(攝X線片),調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腦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5)定時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量:每日定時按無菌原則更換引流袋,并記錄引流量。(6)按期拔管:開顱術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過5~7日,因引流時間過長,可能發(fā)生顱內感染。拔管前1日,應試行抬高引流袋或夾閉引流管,如病人無頭痛、嘔吐等癥狀,即可拔管,否則,重新放開引流。拔管后,還應觀察切口處有無腦脊液漏出。6.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1)出血:是最危險的并發(fā)癥,多發(fā)生在術后24~48小時。大腦半球手術后出血,可有幕上血腫或小腦幕切跡疝表現;顱后窩手術后出血,可有枕骨大孔疝表現;腦室內手術后出血,可有高熱、抽搐、昏迷及顯著生命體征紊亂。術后應去除一切可導致顱內壓增高的因素,以預防出血。(2)感染:常見的有:①切口感染:多發(fā)生在術后3~5日。表現為切口疼痛、腫脹、壓痛、皮下積液;頭皮淋巴結腫大、壓痛;嚴重者引起顱骨骨髓炎。②腦膜腦炎:常繼發(fā)于開放性顱腦損傷、切口感染或腦脊液漏。表現為術后3~4日體溫降至正常后又升高,或術后體溫一直升高,伴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等;腦脊液白細胞增多,嚴重者可查見膿細胞。③肺部感染:多發(fā)生在1周左右。常見于意識障礙和全身情況較差者。應采取隔離、降溫、保持呼吸道通暢、營養(yǎng)支持和加強基礎護理等措施。(3)中樞性高熱:常見于下丘腦、腦干或上段頸髓病變者,因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所致。多發(fā)生在術后48小時內,常伴有意識障礙、瞳孔縮小、脈搏增快、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一般的降溫措施效果較差,應給予冬眠低溫療法。(4)尿崩:主要發(fā)生在鞍上(如垂體腺瘤、顱咽管瘤)手術后。表現為多尿,每日數千毫升以上、尿比重低(低于1.005)、多飲、口渴。應遵醫(yī)囑給垂體后葉素皮下注射;準確記錄出入量、測定血清電解質,為調節(jié)用藥劑量提供依據。(5)消化道出血:主要見于下丘腦、腦干、三腦室前部、四腦室等手術后。表現和處理參見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6)頑固性呃逆:常見于三腦室、四腦室、腦干等手術后。對有胃脹氣或胃潴留者,可插胃管抽盡胃內容物;也可試行壓迫眼球、壓迫眶上神經、捏鼻、刺激咳嗽等方法,但對顱內壓增高者慎用;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氯丙嗪、異丙嗪、哌甲脂等。(7)癲癇發(fā)作:多由于腦水腫、腦組織缺氧、皮質運動區(qū)受激惹等引起。對皮質運動區(qū)及其附近的手術,術后常規(guī)給抗癲癇藥物。有癲癇發(fā)作史者,應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給抗癲癇藥物預防發(fā)作。發(fā)作時,應給氧、保護病人防止受傷,遵醫(yī)囑靜脈給地西泮、20%甘露醇等,觀察并記錄發(fā)作情況。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腫瘤患者的護理-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10:15:09一、A1型題1.惡性腫瘤的TNM分期法中,N表示的是A.生存率 B.淋巴結 C.惡性程度 D.腫瘤大小 E.遠處轉移2.國際抗癌聯(lián)盟組織提出的TNM:分期法中,T代表A.原發(fā)腫瘤 B.有遠處轉移 C.有淋巴結轉移 D.無淋巴結轉移 E.無遠處轉移3.良性腫瘤的性質中不包括A.生長速度較慢 B.多有完整包膜 C.多呈浸潤性生長D.無轉移 E.一般不危及病人生命4.可作為腫瘤定性診斷的檢查是A.CT檢查 B. B超檢查 C.X線造影 D.MRI顯像 E.病理檢查二、A2型題5.某乳房癌患者,已作乳癌根治術,術后放療的療程,皮膚發(fā)生二度放療反應表現為下列何種皮損A.紅斑 B.脫屑 C.紫斑 D.糜爛 E.潰瘍6.某胃癌患者,經胃鏡證實胃小彎直徑約1 cm癌性潰瘍,無出血,CT檢查無腹腔淋巴結轉移。左鎖骨上淋巴結未捫到。治療宜采用A.根治性手術 B.姑息性手術 C.鈷~60治療 D.聯(lián)合化療 E.中藥調理7.某患者,男性,60歲。吞咽食物時有哽噎感,臨床初步診斷為食管癌,為確診不需做的檢查是A.鋇餐X線檢查 B.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 C .B超D.纖維食管鏡榆查 E. CT檢套8.李某,女性,38歲。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行靜脈注射化療藥物后,立即出現注射部位疼痛.腫脹。護士應考慮A.化療藥物反應 B.化療藥物漏出血管外 C.高滲性藥液刺激血管壁所致D.化療藥物反應 E.血栓性靜脈炎9.女性,36歲,行乳癌根治術后,情緒低落,不愿參加社交活動,其護理問題為A.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 B.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C.有感染的危險 D.絕望 E.自我形象紊亂10.張女士,47歲,放療引起局部皮膚紅斑、灼痛。下列皮膚護理措施哪一項錯誤A.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B.避免冷熱刺激 C.不宜日光直射D.碘酊消毒,預防感染 E.內衣要柔軟寬大,避免摩擦11.男性,腫瘤患者。采用放射治療,局部照射部位皮膚出現水腫.糜爛、滲出??墒褂肁.0 2%薄荷淀粉 B .2%甲紫 C.2.5%碘酊 D.75%乙醇 E.3%過氧化氫12.某患者,胃癌根治術后2月。行放療期間照射部位表現為皮膚紅斑.瘙癢出現干反應,正確的處理是局部涂抹A.2%甲紫溶液 B .碘酊 C.氫化可的松軟膏D.l 0.2%薄荷淀粉 E.硼酸軟膏13.王某,56歲,患晚期肝癌,近來病情發(fā)展迅速,肝區(qū)劇烈疼痛,腹水,呼吸困難?;颊吒械酵纯?、悲哀,有輕生念頭,此心理反應屬于A.否認期 B.憤怒期 C.濟議期 D.憂郁期 E.接受期14,某腫瘤患者,48歲。采用放射治療,對該放療患者的護理,以下錯誤的是A.口腔可用鹽水或復方硼砂液漱口 B.每次照射后安置患者靜臥半小時C.鼓勵高營養(yǎng)飲食及多飲水 D.照射部位應保持清潔,經常用肥皂水清洗E.告知患者穿寬松柔軟.吸濕性強的內衣15.張某,男性,.52歲,因患甲狀腺癌在化療期間,白細胞降至3 109/L(3000/pl l,處理首先應A加強營養(yǎng) B.減少用藥量 C.少量輸血 D.服生血藥 E.暫停用藥16.白小姐,胃癌術后化療,患者惡心.嘔吐.消瘦.納差,Hb 98.O9/L,血清總蛋白539/L,護理診斷是A.嘔吐 B.惡心 C.低蛋白血癥 D.食欲不振 E.營養(yǎng)失調17.李先生,59歲,食管癌行放療,查白細胞2.95 109/L,食欲不振,消瘦,董錯誤的措施是A.暫停放療 B.給予升自細胞藥 C.遵醫(yī)囑輸入新鮮血液D.其妻子患上呼吸道感染為安慰患者應勸其探視 E.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18.男性,42歲,因肝區(qū)疼痛,懷疑肝癌入院,因過度焦慮和恐懼,患者表現出坐立不安.消沉.對護理不合作,以下哪項診斷正確A.疼痛 與組織損傷有關 B.悲哀 與喪失工作能力有關C.絕望 與自我形象損傷有關 D.焦慮 與感受死亡的威脅有關E.孤獨與住院環(huán)境陌生有關19.男性,45歲,因懷疑肝癌入院?;颊咭蜻^度的焦慮和恐懼,表現出對護理盼不合作。以下除哪一項以外,是您應采取的態(tài)度和措施A.批評患者的態(tài)度和行為 B.關注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反應C.對患者的表現理解 D.教育患者適應身體狀況E.解釋彷理的方法和可能的感受20.女性,55歲,因患肝癌入院。接受靜脈化療時,穿刺部位出現腫脹,你的處理方法應是A.立即停止給藥,局部注射解毒劑,然后拔針B.立即停藥,拔針,然后局部注射解毒劑C.立即停藥,不拔針,接注射器回抽溢出的藥液后,再拔針D.立即停止給藥,不拔針,接注射器回抽溢出的藥液和注射解毒劑后,再拔針三、A4型題(21~23題共用題干)21.男性,65歲,回黃疽.腹痛43d人院。患者自述40余天來,皮膚發(fā)黃,后又腹痛持續(xù),牽扯腰背,不敢平臥,夜間不能入睡,痛苦難忍。醫(yī)療診斷;胰頭癌(晚期)。查體,患者消瘦,體重45kg,面容憔悴,精神委靡,表情痛苦,皮膚黏膜黃染,取坐位,彎腰弓背,對21.該患者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是A.表示同情和關心 B.栓查痛疼的部位,觀察疼痛的反應C.幫助患者安置減輕疼痛的休位 D.給患者安置減輕疼痛的原因E.定時使用止痛劑22.該患者做哪種檢查可確定診斷A.CT B:B超 C.核素檢查 D.x線造影 E.病理檢查23.該患者確診為腺癌,可選擇的最佳治療方法是A.手術治療 B.化學治療 C.核素檢查 D. X線造影 E.免疫治療(24~25題共用題干)某患者,女性,55歲,右側乳房處上象無痛性腫塊。質地較硬,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不易推致力,表面有 橘皮樣 改變,右側腋窩可觸及多個散在腫大的淋巴結24.該患者做哪種檢查可確定診斷A.CT B.B超 C.核素檢查 D.X線造影 E.病理檢查25.該患者手術后,配合全身化療。化療藥物漏出靜脈外,護士的處理措施哪項不妥A.立即停注(輸)藥物 B.保留原針頭,接上注射器回抽漏出藥液C.注入解毒劑l0%硫代硫酸鈉或1.5%碳酸氫鈉 D.再拔除靜脈穿刺刳頭E.局部涂以氫化可的松霜并熱敷24h26.在化療期間最重要的觀察項目是A.脫發(fā)程度 B.體溫變化 C.胃腸道反應 D腹痛腹瀉 E.白細胞計數27.當患者白細胞降至3 x 109/L,首先應A.暫停用藥 B.減少用藥量 C.少量輸血 D.服用升血藥 E.加強營養(yǎng)參考答案:1B.2A.3C.4E 5.D 6.A 7.C 8.B 9.E 10.D11.E 12.D 13.D 14.D l5.E l6.E l7.D 18.D l9.A 20.C21.E 22.E 23.A 24.E 25.E 2. E 27.A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護理-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13 21:33:49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防御機制減弱或受損,使得胃、十二指腸內容物通過松弛的食管下括約肌反流的強度、頻率和時間超過組織的抵抗力,從而進入食管下端,引起一系列癥狀。根據有無組織學改變分為兩類:①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有炎癥性組織學改變;②癥狀性反流:客觀方法證實有反流,但未見組織學改變。發(fā)生原因有食管裂孔疝、胃酸分泌增多、胃排空延遲及消化功能紊亂等。老年人因膈肌、韌帶松弛,食管裂孔疝的發(fā)生率較高,所以GERD的發(fā)生率明顯提高,歐洲和北美報道患病率為15%~20%,我國北京地區(qū)老年人的發(fā)病率為8.6%。(一)健康史1.消化性疾病病史 食管裂孔疝可導致壓力性反流增多,少數高酸性疾病如胃泌素瘤、十二指腸潰瘍常有胃酸分泌過多,幽門梗阻使一過性食管下括約肌松弛增多,各種非器質性病變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常有食管異常運動,以上原因均可引起GERD。2.全身性疾病病史 糖尿病并發(fā)神經病變致胃腸自主神經受累,進行性系統(tǒng)硬化癥使食道平滑肌受累,均可引起食管、胃腸道蠕動減弱,導致GERD發(fā)生。3.其他 吸煙、濃茶及有些飲料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高脂肪可延緩胃的排空,有些藥物可松弛食管下括約肌,以上因素均與GERD的發(fā)生有關。(二)身體評估1.反流癥狀 表現為反酸、反食、反胃、噯氣等,餐后明顯或加重,平臥或彎腰時易出現;反酸常伴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見的癥狀。2.反流物刺激食管的癥狀 表現為燒心、胸痛、吞咽困難等。燒心多在餐后1小時出現,臥位、前傾或腹壓增高時加重。胸痛為胸骨后或劍突下疼痛,嚴重時可放射至胸部、后背、肩部、頸部、耳后。吞咽困難呈間歇性,進食固體或液體食物均可發(fā)生。嚴重食管炎或食管潰瘍者可有咽下疼痛。3.食管以外刺激癥狀 表現為咳嗽、哮喘及聲嘶。咳嗽多在夜間,呈陣發(fā)性,伴有氣喘。(三)輔助檢查1.X線鋇餐檢查 可見鋇劑頻繁地反流入食管下段,食管蠕動有所減弱,食管下段痙攣及運動異常;有時見食管黏膜不光滑,有龕影、狹窄及食管裂孔疝的表現。2.內鏡檢查 食管黏膜可有損傷、炎癥或狹窄,同時,結合病理活檢,可確定是否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是指距食管與胃交界的齒狀線2cm以上部位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內鏡下反流性食管炎多采用洛杉磯分級法:正常,食管黏膜無缺損;A級,一個或一個以上食管黏膜缺損,長徑<5mm;B級,一個或一個以上黏膜缺損,長徑>5mm,但無融合性病變;C級,黏膜缺損有融合,但<75%的食管周徑;D級,黏膜缺損融合,至少達到75%的食管周徑。3.其他 24小時食管pH監(jiān)測可確定胃食管反流的程度、食管清除反流物的時間及胸痛與反流之間的關系。食管酸灌注(Bernstein)試驗可區(qū)分胸痛為食管源性還是心源性。食管測壓試驗可確定食管下括約肌的基礎壓力及動態(tài)變化,了解食管蠕動波幅、持續(xù)時限及食管清除功能。(四)心理-社會狀況飲食在生活中呈現的意義不只是營養(yǎng)供給,更是一種享受,而患本病的老人由于進食及餐后的不適,會對進餐產生恐懼。同時會因在食物選擇方面的有限性而減少與家人、朋友共同進餐的機會,減少正常的社交活動。1.慢性疼痛 與反酸引起的燒灼及反流物刺激食管痙攣有關。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厭食和吞咽困難導致進食少有關。3.有孤獨的危險 與進餐不適引起的情緒惡化及參加集體活動次數減少有關。4.潛在并發(fā)癥:食管出血、穿孔 與反流引起食管炎加重有關。本病的治療原則包括減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物刺激損傷的食管黏膜及改善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狀態(tài),對一般老年人通過內科保守治療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對重癥患者經內科治療無效者,可采用抗反流手術治療。治療護理的總體目標是:老人能描述引起胃不適的原因,掌握用藥方法及日常生活中的護理技巧,不適癥狀減輕或消失;老人能描述營養(yǎng)失調的主要原因,按照計劃調整飲食,營養(yǎng)不良有所改善;無社交障礙發(fā)生。具體護理措施如下:(一)休息與活動每餐后散步或采取直立位,平臥位時抬高床頭20cm或將枕頭墊在背部以抬高胸部,這樣借助重力作用,促進睡眠時食管的排空和飽餐后胃的排空。避免右側臥位,避免反復彎腰及抬舉動作。(二)飲食護理為減輕老人與進餐有關的不適,保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護理。1.進餐方式 協(xié)助老人采取高坐臥位,給予充分的時間,并告訴老人進食速度要慢,注意力要集中,每次進少量食物,且在一口吞下后再給另一口。應以少量多餐取代多量的三餐制。2.飲食要求 為防止嗆咳,食物的加工宜軟而爛,多采用煮、燉、熬、蒸等方法烹調,且可將食物加工成糊狀或肉泥、菜泥、果泥等。另外,應根據個體的飲食習慣,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感觀性狀,盡量刺激食欲,食物的搭配宜多樣化,主副食合理,粗細兼顧。3.飲食禁忌 胃容量增加能促進胃反流,因此應避免進食過飽,并盡量減少脂肪的攝入量。高酸性食物可損傷食管黏膜,應限制柑桔汁、西紅柿汁等酸性食品。刺激性食品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應減少酒、茶、咖啡、可口可樂等的攝入。(三)用藥護理治療GERD最常用的藥物有:①抑制胃酸分泌藥:包括H sub 2 /sub 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西米替?。┖唾|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②促動力藥(如西沙必利);③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同時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如使用西沙必利時注意觀察有無腹瀉及嚴重心律失常的發(fā)生,使用硫糖鋁時應警惕老年人便秘的危險。避免應用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腎上腺能抑制劑、地西泮、前列腺素E等。對合并心血管疾病老人應適當避免服用硝酸甘油制劑及鈣拮抗劑,合并支氣管哮喘則應盡量避免應用茶堿及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以免加重反流。慎用損傷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非激素類抗炎藥等。提醒老人服藥時須保持直立位,至少飲水150ml,以防止因服藥所致的食管炎及其并發(fā)癥。(四)圍手術期護理對手術老人應于術前做好心理疏導,減輕老人的心理負擔;保證老人的營養(yǎng)攝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口腔衛(wèi)生,積極防治口腔疾病;練習有效咳痰和腹式深呼吸;術前1周口服抗生素;術前1日經鼻胃管沖洗食管和胃。手術后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持續(xù)胃腸減壓1周,保持胃腸減壓管的通暢;避免給予嗎啡,以防老人術后早期嘔吐;胃腸減壓停止24小時后,如無不適,可進食清流質,1周后,逐步過渡到軟食;避免進食生、冷、硬及易產氣的食物。(五)心理調適耐心細致地向老人解釋引起胃不適的原因,教會減輕胃不適的方法和技巧,減輕其恐懼心理。與家人協(xié)商,為老人創(chuàng)造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的機會,如家庭娛樂、朋友聚會等,增加老人的歸屬感。(六)健康指導1.健康教育 告知老人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主要的臨床表現及并發(fā)癥、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意義,使老人明確自己的疾病類型及嚴重程度。2.生活指導 改變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指導老人休息、運動、飲食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避免一切增加腹壓的因素,如褲帶不要束得過緊、注意防止便秘、肥胖者要采用合適的方法減輕體重等。3.用藥指導 指導老人掌握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的種類、劑量、用法及用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老人學會了日常生活中避免不適加重的方法;能按醫(yī)囑正確服藥;能選擇符合飲食計劃的食物,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成分,體重有所增加;老人情緒穩(wěn)定,無社交障礙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