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崗位能力技巧之巧解多次相遇問題

2019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崗位能力技巧之巧解多次相遇問題。對于軍隊文職考試的崗位能力考試而言,雖然數(shù)量關系題目難度較大,但由于其考點零散繁多、題型變化多樣,崗位能力中尤其數(shù)學運算部分依然擺脫不了被大多數(shù)考生嫌棄的悲慘命運,究其原因還是方法掌握不到位,因為有一些題目乍一看很難,但是求解有固定方法,只要熟練掌握求解方法,就會迎刃而解。 理論基礎: 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的直線異地多次相遇的問題中,有如下兩個結論: (1)每個人行走的路程都等于第一次相遇的2倍; (2)從出發(fā)開始到第n次相遇,路程和等于第一次的2n-1倍。 例1:甲乙兩人同時從A、B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兩人在距離B的64千米處第一次相遇。相遇后兩人仍以原速度行駛,并在到達對方出發(fā)點后掉頭按原路返回。

解析:行程圖是幫助我們解決行程問題的關鍵點。第一次相遇共走了1個AB,到第二次相遇時,共走了3個全程。由此可知,AB距離為64乘3減48,為144千米。故兩次相遇的距離為144-64-48=32千米。答案為C。 例2:甲乙兩人在全長為100米的跑道上來回跑步,甲速度是每秒鐘6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鐘4米。兩人同時分別從兩端出發(fā),跑到對方起點后原路返回。掉頭時間忽略不計,則在12分鐘內(nèi),兩人迎面相遇幾次? 解析:首先由題可知甲乙第一次相遇路程和為100米。若一共相遇n次,則12分鐘的總時間內(nèi),路程和應該為第一次的2n-1倍。12分鐘(720秒)內(nèi)兩人的路程和為720(6+4)=7200米,是第一次路程和100的72倍,則2n-1=72,n取36。

綜上發(fā)現(xiàn),多次相遇問題看似過程復雜繁瑣,但是只要掌握結論并且熟練運用,計算簡單完全能夠通過口算解決。

2016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崗位能力輔導:逆向思維做題更簡單

在2016軍隊文職考試的緊張備考中,崗位能力各模塊的的單選讓很多考生在此糾結,今天紅師教育為各位考生介紹一種打破常規(guī)思路的做題方式,愿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 行政測試能力共考察五個模塊,分別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shù)量關系,邏輯判斷及資料分析。無論哪個模塊,常規(guī)的做題思路為先看問題再在題干中尋找答案,再比對四個選項快速找出匹配的選項。我們的崗位能力考試題中多數(shù)題目的確需要也必須依循這樣的解題思路。但在崗位能力中還有一些題,我們也可以走走不尋找路迅速得到答案。下面以言語和數(shù)量模塊為例給大家做以展示。 一.在言語的片段閱讀中,往往閱讀文字量大,很耗費時間細節(jié)理解(此規(guī)律只適用于細節(jié)理解)題中通過對歷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真題的對比發(fā)現(xiàn)在細節(jié)理解題中如果選項為絕對的表述,那么一定是錯的。

例如:

2019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崗位能力技巧之圖形推理之膝跳反射

2019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崗位能力技巧之圖形推理之膝跳反射。在崗位能力考試中,很多考生做圖形推理題時存在一種現(xiàn)象:如果看見一道圖形推理題馬上就想到考查規(guī)律那么這道題便迎刃而解;如果花了半分鐘還沒想到考查規(guī)律那么再花半小時也想不到,但是一看答案恍然大悟,原來考這個規(guī)律。不過自己當時怎么就沒想出來?或者說下次碰到類似情況如何解決?成為困擾考生在圖形推理題取得高分的魔障。 何為膝跳反射?我們在中學生物課本上學習過:兩人一組,讓被實驗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條腿上,實驗者用橡皮錘或手掌內(nèi)側邊緣快速地叩擊被實驗者上面那條腿膝蓋下方的韌帶,被實驗者小腿會做出快速前踢的反應。如果大家能建立圖形推理題的膝跳反射,當一個圖形推理題映入你的眼睛時,大腦就會馬上反應出相應的考點,那圖形推理題便簡單多了。

例如:如果題干出現(xiàn)漢字,??嫉囊?guī)律有筆畫數(shù)、部分、封閉空間、結構、共性。

2020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崗位能力備考:別讓馬虎成為你的短板

很多考生有這樣的疑惑:明明我的知識點已經(jīng)理解了,題目也是按照方法做的,可是做題時總會因為馬虎而做錯。這個問題真的不好解決,關鍵還是因為做題時出現(xiàn)了差錯。我們都知道,在崗位能力一套試卷中必然有小部分題目是不會做的;還有一部分是需要思考或者提筆算一算的,但考生們在考場上考慮時間緊放棄掉了;能夠完成的題目還要把握以下幾個關卡:不要看錯提問方式-不要看錯單位-不要漏題-不要計算失誤-不要找錯量(主題)-不要看錯字等等。其實這些問題都是表象,而表象下的根本原因,紅師教育老師今天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這些崗位能力中的小事。希望能對備戰(zhàn)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的考生們能有所幫助! 那我們要怎么解決這個小事呢?也就是解決這個馬虎的問題。

大多數(shù)馬虎做錯題目是因為不熟練或者計算錯誤,其核心本質(zhì)還是因為不會,所以馬虎實際上是由于不會導致的。如果我們真的學通透了,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應該不會有馬虎這種情況發(f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