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考試漢語言文學知識:太康詩歌內容形式特點-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2020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考試漢語言文學知識:太康詩歌內容形式特點發(fā)布時間:2020-03-09 11:01:50太康詩歌內容形式特點晉武帝司馬炎于公元265年代魏稱帝,280年平吳,統(tǒng)一中國,改元太康。此后二十年左右比較安定,史稱 民和俗靜,家給人足 (《晉書 武帝紀》)。時局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詩人們生活在比較安穩(wěn)舒適的環(huán)境中。因此,建安時代的慷慨悲歌和建功立業(yè)的博大胸懷從詩歌中消失了,正始時代的憂生之嗟與對政治恐怖的憤激不見了,代之以另一種平庸寫實的內容。而且,由于司馬氏政權既保護幫他們弒曹篡位的賈充等人,又提倡名教以維護自己的新政權,還要拉攏名士群體來增加道義輿論方面的支持,就造成了 政失其本 ,而 士無特操 的局面。此時士人群體的普遍心態(tài)是求實逐利,表現(xiàn)為愛財與奢侈;求名自適,表現(xiàn)為清談與縱欲。而且此時的清談不重于玄理的創(chuàng)立和義理之是非,而重于聲調之美和喻示之妙等審美價值。由于入世太深,他們雖有飄逸的神采、美麗的容顏,風神姿態(tài)瀟灑風流,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卻非常世俗平庸。著眼于物欲與感官,而沒有任何理想色彩。這種士人心態(tài)發(fā)之于詩,便是拋棄了建安詩歌的梗概多氣與正始詩歌的深邃哲思,轉而向結藻清英、流韻綺靡的形式技巧方面發(fā)展,形成了 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文心雕龍 明詩》), 縟旨星稠,繁文綺合 (《宋書 謝靈運傳論》)的太康詩風。太康詩風在內容上的特點之一是 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詩品》卷中),沒有胸懷天下的巨大抱負,沒有面對歷史的深沉思索,轉而在兒女之情中表現(xiàn)綺麗情思,如晉初傅玄的樂府詩《明月》、《秋蘭》、《歷九秋》諸篇,設想女子懷人之心態(tài),已真切細膩。張華詩綺情更加濃重,直接表現(xiàn)男女之情,纏綿婉轉,情思脈脈。到了太康詩人潘岳,則把它推向了頂峰。潘岳的《悼亡詩》,寫得婉轉凄惻,悲不自勝,在感情深度與藝術魅力方面,都超過了傅、張。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從傳媒內容研究其影響-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2-26 23:09:55從傳媒內容研究其影響如果撇開傳媒形式來研究傳媒的影響,則要從傳媒內容來探討媒介的影響,這也就是需要從傳媒的內容進行研究。在這里,傳媒形式是隱性的,或許是不重要的,它不再被單獨提出來作為探討媒介影響的核心,相反媒介的形式所承載的內容成為被研究的重點。竹內郁郎在其編著的《大眾傳媒社會學》中提出傳媒內容應該具備兩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整個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社會基本要素,均具有為廣義的個人欲望的滿足和集團(社會)秩序的保持兩方面的功能。而作為現(xiàn)代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之一的大眾傳播媒介也具有這兩方面的功能。例如,過去新聞事業(yè)時代,形成社會輿論的功能,既維持了社會的統(tǒng)一性,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欲望。又如,在今天的大量傳播時代,提供娛樂的功能,一方面適應了人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鞏固社會體制的結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因為,大眾傳播媒介這一文化裝置的基礎,包括技術、經(jīng)濟、經(jīng)營、政治、社會等,都扎根于社會體制之中,沒法置身于社會的對立、傾軋和斗爭之外。因此,在這一部分從傳媒內容來探討傳媒影響的綜述中,也將不可避免地從傳媒對受眾個人的影響以及傳媒對社會影響這兩方面進行闡述,這能夠較為全面地論述傳媒影響力的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傳媒內容對受眾層面的影響受眾是新聞傳播學研究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對大眾傳媒傳播過程中信息產(chǎn)品的接受者即讀者、聽眾、觀眾以及目前社會中的 網(wǎng)眾 的統(tǒng)稱。盡管 受眾 這個詞從表面意義上看,就存在著一種被動接受信息的偏向,似乎用視聽人、閱聽人的概念更加不偏不倚,但是作為在新聞傳播學上沿用至今的核心概念,人們對受眾一次的理解也已經(jīng)達成了某種共識,受眾改變本身概念已經(jīng)偏向了主動的積極的受眾的,因此研究學者仍舊使用受眾這一約定俗成的概念。而在傳播學的研究史上,對于受眾的研究可以說是最復雜和爭論最多的領域,無論是從研究方法上、研究內容以及研究的理論模式上,這一研究領域都是積累了最多的研究資料,也是引發(fā)了最多爭議的領域,因此從受眾的角度來探討傳媒內容的影響也是一個內容紛繁復雜的話題。當我們從受眾人群來探討傳媒的影響時,我們將會面臨一個重要且直接的問題:即接觸大眾傳播媒介將會對人們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幾十年來所形成的對該問題的答案,包括直接媒介影響的簡單模式和強調媒介與受眾互動作用的復雜分析,這些模式展示了媒介內容對受眾的影響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的趨勢,這部分我們就將從傳媒內容對受眾影響的理論模式出發(fā),并將研究內容及結論穿插于敘述之中,展示傳媒內容對受眾影響方面的研究脈絡。在過去的近一百年期間,傳媒對受眾影響的研究中產(chǎn)生許多理論方法及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按照內容分,可以劃分為傳媒的暴力內容對受眾尤其是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傳媒內容對政治競選中受眾的影響、傳媒關于女性和少數(shù)民族的刻畫對受眾形成刻板印象的影響等等。這些研究在理論和范式上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演變,如早期的魔彈論、二級傳播理論、利用和滿足、選擇性影響、社會學習理論等,在研究的方法上也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了社會科學的方法,如內容分析、社會調查、實驗方法等。盡管研究的方法和結論不盡相同,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眾傳媒對受眾的影響方面的研究,即傳播學的效果研究中,存在著一個影響的 強 弱 強 的模式,它將大眾傳播對受眾影響研究的歷史按照影響呈現(xiàn) 強弱 或 大小 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0年至1940年代初 強力效果模式 階段,以魔彈論和皮下注射理論為代表,強調大眾傳媒 萬能 的效果和強大的影響力;第二階段是從1940年初到1960年代中稱為 有限效果模式 階段,強調大眾傳播的效果由于受到受眾心理的和社會的諸種中介性因素的影響而沒有想象中的強大,大眾傳播的受眾的影響是有限的或者很小的;從1960年代末開始進入為 限定強力效果模式 階段,由于議程設置、社會學習理論、涵化理論以及 沉默的螺旋 等理論發(fā)現(xiàn),大眾傳播影響回歸到較強的影響模式,但這種影響與最初的魔彈論已不盡相同。這種按效果 強弱 來劃分階段的做法有其簡潔、明白的優(yōu)點,且人們總是很關注大眾媒介的 效果 或 影響 到底大不大,因而在以下的綜述中,也將會按照這種強 弱 強的模式對傳媒對受眾影響的研究進行歸納和梳理。強力效果模式,從字面意義上顯而易見,指大眾傳播媒介能夠對受眾產(chǎn)生強大的影響。在這一模式中,傳播學的研究者會不約而同地追溯到 魔彈論 (Magic Bullet Theory)及 皮下注射理論 兩種最具代表性的理論。它們均認為傳媒對公眾具有直接和強有力的影響,傳媒的內容具有巨大的威力,受眾則是沒有抵抗力的。魔彈論認為,人的性格并不重要,而刺激物 在當時主要指的是電影 直接改變人的態(tài)度。一條訊息以相同的方式傳給每一只眼睛和耳朵,產(chǎn)生基本相同的反應。至于這是誰的眼睛和耳朵,那就無關緊要了。魔彈論還認為,人們態(tài)度的變化等于行為的變化。當時贊助研究電影對兒童影響的佩恩基金會研究小組主席W W 查特斯解釋道: 由于個人態(tài)度和行為之間的緊密關系可以推測,因此,研究電影如何影響兒童對重大社會價值的態(tài)度就變的至關重要了。 皮下注射針頭理論則基本上把電影看作一種刺激物,它被每一個觀眾以差不多同樣的方式接受,并給每一個觀眾帶來基本上一樣的感受,即就像用注射針頭將傳媒的內容直接注射到觀眾的血液中一樣。這種說明傳播媒介能夠對其受眾產(chǎn)生強大影響效果的模式中,隱含了早期傳媒效果研究的兩個共同的假定:第一個假定是社會學的理論,即大眾社會(mass society)的觀點。美國社會學家布魯姆和賽爾茲尼克在其《社會學》一書中指出: 現(xiàn)代社會由大眾組成的,其意義是 出現(xiàn)了大量隔絕疏離的個人,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專業(yè)方式相互依賴,但缺少了中心統(tǒng)一的價值觀和目的 。傳統(tǒng)聯(lián)系的削弱、理性的增長以及分工創(chuàng)造了由松散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在這種意義上, 大眾 一詞的含義更僅限于一個聚合體,而不是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團體。 大眾社會就是滕尼斯所說的 法理社會 或涂爾干所說的 機械社會 ,生活于其中的大眾猶如互不相干的一盤散沙,彼此之間不存在著傳統(tǒng)親情紐帶的連接,陷入一種無依無靠、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中,具有分散性、流動性、隱匿性、無組織性和同質性等特性,這些特性是由于社會傳統(tǒng)的等級秩序和原有聯(lián)系被現(xiàn)代破壞所造成的。由于大眾被看成是一群互不相干的個人,因此大眾傳播的訊息的影響沒有被來自其他方面(如家庭和其他群體)的影響所削弱,受眾被認為特別容易受到宣傳或其他大眾傳播形式的影響。媒介提供的信息只要傳達到一個個孤立的受眾個體就會產(chǎn)生傳播者預期的、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二個假定則是心理學的理論,即刺激-反應理論。刺激被看作是自動引起反應。有人認為刺激和反應的關系受遺傳性生物機制或本能的支配,同時研究者還認為人們繼承本能基本相似,因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似乎無關緊要了。在這兩種背景性理論的支撐之下,魔彈論以及皮下注射理論在20世紀30年代得到了眾多人的贊成,而這兩種理論部分地得到支持是上世紀20年代末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電影研究,這次研究是第一次全面而系統(tǒng)地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于大眾傳播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奠定了美國影響研究的基礎。電影在上世紀的20年代成為美國家庭主要的娛樂形式。電影中的兇殺、恐怖和暴力的場面令社會批評家所關注:它們會不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于是由佩恩基金會贊助的持續(xù)三年的(1929-1932)的電影和兒童的演技是第一次運用社會學的方法于媒體的研究,可以說是傳媒現(xiàn)代影響研究的源頭。這項研究有13項具體的研究,可以籠統(tǒng)地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電影的內容和觀眾成分的分析;二是試圖了解各種電影內容對觀眾的影響,后者則是我們關注的內容。在各種電影內容對觀眾影響的研究中,有一些較為典型的研究項目,其結果支持了強力效果模式的觀點,這些研究主要包括電影對兒童的行為、身心、道德以及態(tài)度的影響。魯恩 C 彼得森和L L 瑟斯頓研究著重于電影對兒童對社會問題的態(tài)度的影響。他們讓兒童觀看不同的有關少數(shù)民族和種族問題的電影,在觀看前后進行測試,總體來說,研究者認為電影可以改變兒童的態(tài)度,有時甚至是明顯的。代辛格和茹斯尼克運用實驗方法和自傳體的方法來測試電影對觀眾的情感刺激,他們在7組年齡不同的兒童皮膚上裝有電子感應器觀察和記錄他們在看色情、兇殺等內容的電影時的反應。他們對成年人也做觀察進行比較。實驗發(fā)現(xiàn),影片對兒童的情緒影響極大。信息學家若恩肖和米勒等人研究電影對兒童的身心的影響。他們測試了170名少管所的兒童,觀察他們的正常睡眠狀態(tài),和他們看完電影之后的睡眠狀態(tài)作比較,發(fā)現(xiàn)電影隊睡眠產(chǎn)生影響,對身心健康有副作用。皮特斯的研究是看電影會不會使得道德更為淪喪。他們先后找到17類不同層次的人就電影中反映的道德傾向是否與現(xiàn)實生活的道德規(guī)范有出入,得出的結論是肯定的。在支持魔彈論的研究是研究電影對兒童行為影響的研究。夏多華斯和麥義將經(jīng)常看電影的兒童與很少看電影的兒童作比較,比較他們的總體行為、在學校的表現(xiàn)、和同伴的評價三頂,結果是電影迷在這三項中都遠遠不如非電影迷。社會學家布魯默則研究電影對兒童的日常生活行為的影響。他讓幾百名大、中學生用自傳的形式介紹電影對他們的影響。學生們普遍認為,他們的壞習慣都是從電影中學來的。布魯默和豪斯爾還研究少年犯罪與電影的關系。通過對具體犯罪少年的案例分析、問卷調查等等手段收集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電影是導致少年犯罪的根源。盡管布魯默等人研究設計的科學性受到一些質疑,但當時媒體會強有力地直接影響觀眾的觀點卻為更多人所接受。佩恩基金會的研究強化了這種一種觀點:電影應該對美國青年的壞思想、壞道的和壞行為負責。另外此后人們又將這一觀點應用于對廣播的評價,即1939年奧爾森 威爾斯的《世界大戰(zhàn)(火星人入侵地球)》(War of the Worlds)的恐慌事件,《世界大戰(zhàn)(火星人入侵地球)》(War of the Worlds)僅僅只是根據(jù)H G 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星球大戰(zhàn)》改變的廣播劇,然而由于廣播劇處理的如此逼真以至于就像一則新聞廣播,成千上萬沒有聽到廣播開頭的觀眾并不知道這只是一則廣播劇,人們聽信廣播劇的內容認為火星怪物正在入侵地球,成千上萬的人們陷入極度的恐慌之中。此外,還有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宣傳戰(zhàn)術,尤其是德國納粹上臺所進行的宣傳,無不表明媒介直接操縱了被動且易受騙的受眾。不過在當時的社會中,并沒有學者對這一套理論假設進行過系統(tǒng)的闡述,這儼然是一個不證自明、不言而喻的公理,很少有人對此提出異議。時至今日,注射模式都并未完全消失,雖然這種模式注定會受到眾多研究學者的批判,但是它作為常識理論依然存在著(報刊雜志本身常常宣揚這種理論),并且支持道德運動家的活動。這些道德運動家為了傳播對象的利益,試圖審查大眾傳播媒介產(chǎn)品。在關于暴力和性場面行為對傳播對象,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的辯論之中,這種傳媒的最大效果模式是最活躍的也是最經(jīng)常被學者用以解釋傳媒的影響的理論模式,即使在近期的研究中,社會學家還用以證明大眾傳媒暴力引發(fā)了一段時間內美國兇殺案的急劇增加,重量級格斗比賽刺激了美國人致命的暴力行為的發(fā)生。雖然大多數(shù)的媒介研究學者對此已經(jīng)不大感興趣了,可以說這種模式的研究已經(jīng)過時,但是它依舊是吸引大多數(shù)宣傳、官方調查和調查委員會的研究領域。在媒介內容和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上,不同意見同時存在,從更廣泛的宏觀角度觀察,大眾傳播受眾更容易接受媒介效果影響人們行為的觀點。除此之外,沿著槍彈論的強效果論的方向,傳播學批判學派強調了控制在大眾傳播過程中的非理性成分,并對這種控制下的大眾傳媒效果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制約進行了深入的批判。因此,可以說,強效果論是批判學派邏輯延伸的起點,也是它和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經(jīng)驗學派之間分歧的重要方面。當經(jīng)驗學派效果研究陷入弱效果論的低谷時,正是批判學派對此提出了有意為傳媒推卸社會責任的指責。批判學派學者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ed man) 一書中將當代工業(yè)社會稱為 病態(tài)社會 ,其最大病癥就是它使人變成了單向度的人,即喪失了對現(xiàn)存社會否定和批判的原則這一第二向度,而只剩下屈從于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向度的人。單向度的人喪失了合理地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能力,不去把現(xiàn)存制度同應該存在的 真正世界 相對照,也就喪失了理性、自由、美和生活的歡樂的習慣。人變成單向度的人是對人的本性的摧殘。馬爾庫塞認為,社會可以借助各種媒介和輿論工具 無線電、電影、電視、報刊、廣告等加強對人們心理的控制和操縱,使人最終喪失那種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 內在的自由 。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總結的寫作結構和基本內容-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1-25 16:06:31總結的寫作結構和基本內容總結一般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偨Y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情況、成績經(jīng)驗、問題教訓、努力方向等。(一)標題標題,即總結的名稱,大致有三種寫法:1、文件式標題它類似于行政公文的標題,主要由單位名稱、時間期限、內容范圍、總結種類四部分構成。這種標題通常用于工作總結。如《XX市1999年征兵工作總結》、《1999年XX省商業(yè)工作情況》。根據(jù)實際情況,標題中的單位名稱或時間或內容有時可以省略。如《建國以來經(jīng)濟改革的回顧》、《財政部關于會計干部技術職稱評定工作的檢查總結》、《XX商場2000年第一季度工作小結》。這種標題多用于經(jīng)驗總結。標題的擬制比較靈活,大都無 總結 兩字,而以 怎樣 、 回顧 、 經(jīng)驗介紹 等字眼來提示總結的文體。如《我們是怎樣打開市場銷路的》、《試辦工商聯(lián)合企業(yè)回顧》等。有的用短語或句子直接揭示總結的主旨。如《學貴多思》、《堅持向財務管理要效益》、《食品衛(wèi)生工作要做到經(jīng)?;?。3、新聞式標題這種類似新聞標題的寫法分正標題和副標題。正標題概括總結的主要內容,副標題則顯示文體特點。如《團結群眾,克服困難XX公司19XX年度銷售工作總結》、《薄利多銷,保質保量XX市為民飲食店先進經(jīng)驗介紹》。(二)正文總結的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體、結尾三個部分。1、前言前言主要是通過對所總結對象基本情況(比如時間、地點、背景、內容、進展狀況、總的收獲等)的概述,使人先有一個總體的印象。下面是兩篇總結的前言:榮獲國務院嘉獎的全國先進單位、XX市XX百貨商店,是一個只有20名職工、150平方米營業(yè)面積、經(jīng)營2000多種普通商品的小型商店。商店雖小,貢獻卻大,他們在增產(chǎn)節(jié)約運動中,既注意研究市場的供求規(guī)律,力求把生意做活,又講求經(jīng)濟效益,重視點滴節(jié)約,增加盈利,做出了顯著成績。近年來,華東理工大學注重實施綜合素質教育,通過基礎教育與專業(yè)教育兩段式教育方式,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制訂符合學校素質教育特色的具體措施并將其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前者既介紹了商店的一般情況,又有重點地突出了它取得成績的經(jīng)驗;后者只用一句話,就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華東理工大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做法。兩段前言寫得相當有特色。另外,經(jīng)濟工作總結的前言,還常常引用一些數(shù)據(jù),來說明工作的收獲和成績。2、主體主體部分是總結的核心,要對前言所述的基本情況具體展開,主要包括成績、經(jīng)驗、體會、問題、教訓等內容。不管什么類型的總結,主體部分都要做到主旨鮮明,內容充實,材料典型,層次清楚,語言通俗、流暢。為求條理清晰,觀點突出,在表達方式上,一般多采用設小標題或分條設項的寫法。篇幅較短的總結,可不設題分條,但也應盡量采用段首攝要的辦法。(1)取得的成績成績,是指在工作實踐中所取得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成績要寫得具體、實在,要用準確無誤的事實材料和必要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加以說明。這部分的內容,在寫作上可分條敘述,也可以放在一節(jié)中,但應注意分層交代。一般來說,偏重情況匯報的總結,取得的成績可寫得詳細些,具體些,而偏重經(jīng)驗介紹的總結則可以寫得簡略些,概括些。(2)主要經(jīng)驗這部分具體介紹做法或經(jīng)驗,分析取得成績的原因,從中引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在寫作時,一要突出個性特點;二要注意經(jīng)驗的 可操作性 ,即要把采取的措施、方法、步驟、應當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應該注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等介紹清楚。(3)問題或教訓所謂問題,是指在實踐活動中應該做到而未做好,或未做完的工作,或尚待解決的問題。所謂教訓,是指由于種種原因產(chǎn)生過失、錯誤,造成損失而得出的反面經(jīng)驗。這部分內容雖然不是總結的重點,但也不應忽視。對工作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有利于今后避免或改進。當然,這部分的文字,一般不宜過長。方向要具體明確。文字內容可長可短,但應起到明確方向,激勵斗志,增強信心的作用。在結構安排上,正文的寫作大致有如下幾種形式:A.橫式結構 就是按邏輯關系將有關內容分成并列的幾個方面,相互間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有密切的聯(lián)系,它們同時闡述經(jīng)驗體會。例如,《上外積極有效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教育情況1999年12月第19期》一文,著重總結丁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以機制創(chuàng)新為先導,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黨建主題活動為抓手,保證和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有效性的四點經(jīng)驗:(2)重點抓好學生支部建設,加強 示范 、 輻射 作用;(3)開展組織創(chuàng)新探索,拓寬 教育 、 薦優(yōu) 渠道;(4)抓住制度建設根本,落實 建制 、 責任 措施。全文圍繞中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有事例、有數(shù)字、有分析的闡釋,給人以較大的啟迪。B.縱式結構 即按照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層層遞進地介紹經(jīng)驗體會或具體做法。用這種結構方法安排材料,一般要把整個工作或活動過程分成幾個階段,然后對每一個階段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從中提煉出經(jīng)驗或體會。C.縱橫交叉式結構 這種安排材料的方法是,既考慮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又注意內容的性質和邏輯關系,做到縱橫交織,事理結合。比如,在橫式結構中,就并列中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可按事物發(fā)展的過程進行總結。同樣,在縱式結構中,也可以將其中某一階段的幾項工作分別展開總結。具體采用何種寫法,應視總結內容的表達需要而定。3、落款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兩部分。署名需用單位全稱,可以署在文后右下方,但通常置于標題之下。如果在標題中已體現(xiàn)總結的單位,則末尾可不具名。個人總結在標題中一般不予體現(xiàn),可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具名。日期一般都標于文后右下方,但也有置于標題之下(用括號括起來)的。